为深化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育人实效,推动育人力量下沉一线,3月25日,信息工程学院、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王乐、副书记陈华锋携同关工委老同志徐晓昭走进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导师工作室,与9名学业预警学生开展“书记零距离”围坐畅谈,在轻松的氛围中倾听学习困惑、把脉成长难题,为学生制定个性化“成长处方”。
“高数听不懂怎么办?”“大一没有认真学习,大二想好好学习时发现很多都不会!”“专业方向怎么选才有前途?”活动中,学生们抛开顾虑,逐一分享学习困境,有人因时间管理失衡导致挂科,有人因专业认知模糊丧失动力,还有人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。针对这些问题,王乐书记与在场的导师现场“把脉开方”,提出:“挂科不是人生污点,而是反思的契机。”他同时强调,要把握国家在人工智能方向上的大势,学好计算机类专业知识,珍惜大学时光,培养自我提高的能力。副书记陈华锋则以“破局思维”鼓励学生:“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,你们既是学习者,更应是推动者!建议大家双线并进,一方面夯实编程、算法等基础能力;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,结合专业知识主动参与项目实战。”关工委老同志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同学们分享经验,鼓励青年学生要自信、自立、自强。
此次“书记零距离”活动是学院推动“思政教育生活化”的生动实践。通过下沉社区、靶向施策,既为学业困难学生注入“强心剂”,也为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提供新思路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推进育人力量扎根学生身边,助力青年成长成才。
撰稿:彭佳姝
一审:施燕
二审:陈华锋
三审:王乐